倍于货物的罚款。然而俄方后来私自从轻发落,没有通知中国,乾隆遂于去年下令停止恰克图贸易。而这个时期正是沙俄获利最丰厚的时候,每年贸易赢利高达数百万卢布,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尊敬的陛下,我们派驻在中国的传教团团长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主教寄回了一封十分重要的信。”>
“哦?一封信就能让帝国行省的总督急匆匆的赶回圣彼得堡?那我可要看看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目光变得有些犀利。>
于是伊凡雅克比取出了那封由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寄给都主教的信件,由母金伯爵转交给了女皇。>
信件的内容不长,前面是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讲述自己在北京城的生活,后半段是和都主教回忆旧日时光。(见二百一十三章)>
“伊凡,我实在看不出这信有什么重要的。虽然他在信的末尾没头没脑的提了一句我们和波兰人在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叶卡捷琳娜二世将信随手扔在桌子上,目视伊凡雅克比道:“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伊凡雅克比恭敬的道:“陛下,我们在清国的探子传回了消息,清国皇帝去年在和一股盘踞在远东的叛匪进行了两次战役,损失惨重,他们在远东的驻防部队已经消耗殆尽。”>
“哦?”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眼睛一亮,她看向了母金伯爵。>
母金伯爵躬身道:“的确有这个传言,只是尚未证实。我的陛下。”>
叶卡捷琳娜二世点点头,示意伊凡雅克比继续。只听对方又道:“这封信是去年九月从清国的京城寄出的,主教之所以在信里提到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其实就是在暗示清国皇帝打了个大败仗,同时损失了在远东的领土;而信里提到的瑞典,我的陛下,那就是指帝国的机会啊!”>
叶卡捷琳娜二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想了一会,点头道:“那么伊凡,你来找我是希望我重新启动那个计划?”>
伊凡雅克比道:“陛下,我曾经给枢密院写信,请求他们派出增援部队并运送一批武器装备。不过我并没有得到回复。”>
叶卡捷琳娜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过了许久才冲门外唤了一声:“奥洛夫。”>
话音刚落,一个中年军官就推门进来,躬身道:“请您吩咐,我的陛下。”>
“通知军事委员会的所有人,还有那个米勒,我们要讨论一下当初他制订的那个计划了。”>
奥洛夫有些迷惑,马上问道:“米勒?是皇家科学院的那个米勒?”>
“就是他。”>
“时间呢?”>
“三天后!”>
话说依靠政变上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身边从不缺乏一批好战分子。虽然俄土战争迫在眉睫,但她也无惧多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1763年,就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的第二年,这位雄心勃勃的女皇就开始着手对清国采取武力进攻;而进攻的起因就是因为恰克图贸易的中断。>
当时有一股哥萨克匪徒窜入外东北,一直进入到蒙古卡伦一带进行烧杀劫掠,私自开展贸易。乾隆在震怒之下关闭了恰克图贸易。这是自乾隆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闭市,时间长达七年之久,最终导致了俄国商人、贵族的皮毛业、茶业生意巨额亏损,也使居住在西伯利亚的商人大量破产,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时就决定入侵远东,她改变了原有的边界军事体制,授权军事委员会下设的特别军办事处全权处理中国边界事务。同年,她又命令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六等文官赫拉德·米勒起草了一份《关于对华作战的指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