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最中间的我想不用我介绍了。”>
“第三道亚洲200米第1个拿到奥运会奖牌的人,年仅19岁超级天才谢正业。”>
“新人也去年在伦敦奥运会的表现异常惊人,今年他也继续刷新着自己的b。”>
“但是……”>
“他现在在全国全亚洲的历史上却不是b第一人。”>
杨剑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好笑,不过他是职业解说员,受过专业的培训,当然能忍得住。>
即便是谢正业现在就憋着一口气。>
不断的看着前面站在第4道那个背影。>
“能够拿到奥运会奖牌的200米选手现在竟然排不到亚洲历史的第一b,有时候时代的进步就是这么快,就在咱们那个年代,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李韬说道:“谢正业我觉得在他这个年纪都是年轻气盛的,肯定不满足止步于此,当然也不要满足于此。”>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现在必须要以超越苏省为目标努力才行。”>
“不过我看他这个眼神就知道。”>
“这一点是不用操心的。”>
肯定不用操心。>
李韬眼睛多尖啊。>
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
谢正业这小子。>
怕是待会儿要玩命冲。>
国内的比赛也能让这种奥运会奖牌及选手全力以赴。>
啧啧啧。>
怎么说呢。>
李韬只想要说。>
现在的观众真是吃的太好了。>
要多好有多好啊。>
没有合适的对手,没有合适的刺激,你即便是想让这个运动员在国内全力以赴,他都全力不了。>
这下好了。>
有苏神在。>
他肯定会用力跑。>
造福了观众同时也让运动员的比赛更有动力。>
何乐不为?>
反正二沙岛的健康管控。>
李韬是绝对信任的。>
运动员能站在场上。>
就说明没有问题。>
但凡有一点问题,像这种比赛,只要不是国际性的大赛,那绝对都会喊停。>
这一点就是二沙岛的人和别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值得全国所有的训练基地学习。>
李韬自己不就是吗。>
虽然他自己选的带的是女子队。>
但自从改用了这一套方式后。>
训练的容量变低了。>
休息的时间增多了。>
甚至比赛都被他刻意减少了。>
但奇迹出现了。>
之前很多已经卡在了瓶颈很久的运动员……>
几乎取得了突破。>
这可是之前李韬想了各种办法都难以寸进的一些人。>
结果。>
把强度调整做了一些科学体系的训练转化。>
尤其是把以前不强调的身体和力量开始作为基础跟上。>
突破就是这么的水到渠成。>
就是这么的简单。>
甚至没用多少脑子。>
你说。>
气不气人?>
所以有时候真不是咱们运动员训练意志和训练精神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