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明朝大丈夫 >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明商会(2/3)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明商会(2/3)

上一页明朝大丈夫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解决。

至于农民转换成工人以后闲置下来的土地,可以卖给不出来做工的农民,农民靠人力耕种不了那么多土地,就靠畜力进行耕种。

总之,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办法,唯一不能使用的就是鼓励生育。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等张鳌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推行新的人口政策。”

“张鳌这两年可是够累的,清丈土地,整理户籍,统计人口,都是最繁琐的事情。”袁枢叹道。

李景道:“所以明年开‘春’还要继续开恩科,我们的官员和吏员还远远不够,很多人都是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

袁枢轻轻点了点头。

虽然李景这些年每年都开科取士,不过录取的人数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即进士和同进士三百人,这些人经过培训以后,朝廷会进行重点培养,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日后大多都会成为官员。也就是说,朝廷每年固定增加的官员人数最多只有三百人。

另外还有一些是不固定的,这些人就是秋考时考中的举人,举人的人数会多一些,大概有几千人。

但是举人不一定能成为官员,举人如果不想继续参加会考并且想入仕的话,只能先从吏员做起,然后靠政绩予以晋升官员。

至于秀才也可以入仕,但是这些人晋升的机会就要小很多,这几年秀才出身的晋升为官员的人数极少,能得到晋升的都是工作成绩出‘色’,或者有重大贡献。

这几年,大明每年亡故和退休的官员大约有几百人,基本上跟提拔晋升的人数相当。

但是大明以前的官员数量是不够的,因此这两年虽然每年都开科取士,但最终朝廷的官员数量还是不够用。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突击提拔一批举人和秀才为官。不过李景并不愿那样做,那样做就意味着考中秀才和举人就可以做官了,那谁还愿意‘花’费时间去学更多的知识?

长此以往,大明的官员素质就会下降。李景宁可把本来是官员做的事‘交’给吏员去做,也不愿降低官员的标准。

至于最终解决官员数量不够的问题,李景已经想好了,那就是以后录取秀才和举人还有进士要限制年龄,即超过四十岁就不录取了,通过限制年龄,使官员年轻化。

年轻人只要不犯错误,不被罢官免职,就能多干一些年,几年之内,官员退休的数量便会减少,慢慢地就可以补上官员的缺口。

李景正要跟袁枢商议来年开‘春’开科的事宜,小九匆匆来报,郑森在外面求见。

听闻郑森求见,李景先是一怔,随即大喜,当即命人将郑森带进来。

少顷,郑森进来,见了李景,郑森跪地磕了三个头:“卑职郑森见过大帅。”

李景见了不悦道:“早就下了免跪令了,你怎么还跪?”

郑森忙道:“卑职不同于别人,在大帅面前,卑职既是下属,又是晚辈,晚辈见了长辈自然应该磕头。”

听了郑森的解释,李景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头我还真的受了,不然的话,你爹会以为我把他当外人了。不过你既然给我磕了三个头,那在场的诸位大人你也要磕头了,这些人可都是你的长辈。”

郑森忙道:“正该如此。”

说着转向沈正等人,每人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众人见了都捋着胡须微笑,心中俱道:这小子真会做人,比他老子可强多了。

待郑森磕完头,李景笑道:“好了,起来吧,估计脑袋都磕肿了。说说吧,伽利略先生带回来了么?”

郑森闻言忙道:“回大帅,卑职有辱使命,伽利略先生没有接回来。”

“怎么?是教廷不放人还是是伽利略先生病重坐不了船?”李景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朝大丈夫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