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星空之上 > 第一百三十四章 2阿秒(2/3)

第一百三十四章 2阿秒(2/3)

上一页星空之上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去确定它的下限,也即,人们可以知道,量子纠缠的速度一定在某个速度之上。

人们所建造的设备观测精度越高,便越可能提高这个下限。如此一来,人们就可以知道不可观测宇宙半径至少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多少倍。

如果观测精度足够高,而在这个观测精度之下,仍旧得出了量子纠缠速度至少是光速的某个足够大的倍数,那么,人们就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仍旧无法确定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但不可观测宇宙至少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一千万亿倍以上。如此一来,人们就可以十分有把握的说,在统一宇宙模型之中,外部设计者在理论上也完全有能力设计出人类的可观测宇宙,如此一来,多层嵌套宇宙模型便可以弃之不用了。因为统一宇宙模型比它更简洁,更完美,具备更高的可信度。

当然,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得出的结论,如果确定了量子纠缠的速度并不够快的话,便会彻底否定统一宇宙模型。而统一宇宙模型如果被否定了的话,多层嵌套宇宙模型便会被再一次证明正确性。

原因很简单,既然本宇宙之内不存在理论上具备设计、建造人类可观测宇宙的可能性,那么就只能是上一层宇宙了。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也可以算作是一个排除法。排除了本宇宙,就只剩下了上一层宇宙。

但具体结果究竟如何,此刻还没有人可以确定。一切都要看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

许正华的思路再一次引起了轰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竟然还可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确定下限。更为关键的是,许正华竟然拿出了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数学与物理证明,验证了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通过了众多科研学者的评测。

那么接下来便是工程层面的事情了。

想要提高此次试验的精度,需要在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其一当然是尽可能提升计时器与观测设备的精度,其二,便是尽可能提升两个实验地点之间的距离。

试验的思路则十分简单。设置两个维持相对静止,且距离足够远的实验地点和,在点对处于纠缠态的量子进行观测导致其坍塌的同时,向点发射一束激光,而点则同时记录己方观测到的处于纠缠态的量子的坍塌时间,以及观测到由点发射而来的激光的时间。

因为激光以光速前进,而双方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时间也是已知的,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以计算出量子纠缠速度至少是光速的多少倍。

如果想要再度提升精度,那么再度加大双方之间的距离便可。

此刻,以人类的技术,可测量的最短时间间隔,是2阿秒。小于2阿秒的时间,人类的设备根本无法察觉。于是人们便以2阿秒这个时间长度为基准,乘以另一个数字,十万亿亿——如果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一千万亿倍以上,那么量子纠缠的速度就必须至少是光速的十万亿亿倍以上——结果是2000秒,光速前进2000秒,大约可以传输出6亿公里的距离。

于是,点和点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有6亿公里才能满足观测精度。事实上,为了确保精度,人们最终将这个距离确定为了8亿公里。

这个距离,大约略少于木星和太阳的距离。

以人类此刻的远航能力,完全有能力远航出8亿公里的距离,甚至比这个距离更长都能做到。只不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人们最终还是确定了8亿公里这个距离。

在前期紧张而快速的筹备工作之后,在许正华那颗被摘除出身体之外的衰老心脏终于通过最先进的技术修补完毕,再被装进他的胸膛之时,太空电梯太空端,也是人类此刻最大的太空基地之中,经过紧急改装的“星尘”号远洋科考船,载着大量的科研设备和各种物资,以及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星空之上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