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583章 南征(2/3)

第583章 南征(2/3)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如此,只是苦了山东百姓,”

卢象升慨然道:“若非如此,南北糜烂,到时苦的就不只是山东百姓乐,陛下只将此事归于臣身上,苦一苦百姓,罪名臣来担。”

~~~~~

君臣两人经过反复商议,决定集中力量解决湖广问题,山东白莲教便交给地方处置,让有力者招兵买马,自行操练御敌,为朝廷杀贼。

此方案受到群臣反对,此举相当于自动承认了地方豪强的合法地位,从根本否定了《齐朝田亩制度》的合法性,必然动摇国本。

刘招孙力排众议,强力推行,并让六部官员立即草拟相关细节。

为了防止群臣掣肘征讨江淮,太上皇索性更进一步,将作战目标定为征服江南,扫灭南明。

战意既定,辽东、河南、北直隶各地再次进入战备状态,背插小旗的骑兵在各个村庄、屯堡、城镇中奔走,大声呼喝,向帝国百姓传达大军即将南征的命令。

民政被要求要在两月之内,必须准备好五万石军粮,一万石草料,以及两万人所需的棉衣皮靴等物。

东方祝来到民政衙门宣旨时,发现衙门里空空荡荡,只有谢阳他的卫兵。

大战在即,负责粮草凑集的民政衙门却如此冷清,太监不觉有些诧异,于是问道:“谢大人,刘司长呢?还有其他人。”

谢广坤抬起头,东方祝见他头发已经全秃,这才忽然想起,谢阳的得力助手刘月儿,上个月在丈夫杨通坟前自缢而亡,留下个六岁的儿子。

“镇抚兵人手不够,商会民政的人,都去征粮了,这里就本官一人。”

“哦,听说靖安堡一个农妇拒不交粮,昨日被你们打死了,可有此事?”

东方祝不无八卦问道。

谢阳没有吭声,民政两个卫兵不怀好意的望着这个突然闯进来的阉人。

东方祝倒没在意这些,他刚刚从海军衙门宣旨过来,这几天忙着到处宣旨,可谓席不暇暖,累的不行。

他一把拖过条方凳,也不管上面还有灰尘,一屁股坐下,抱起桌上的茶壶咕嘟嘟喝起来。

过了一会儿,耳边传来谢广坤幽幽声音。

“公公,那是刘司长生前的凳子······”

东方祝啊呀一声,跳将起来,抬头望见刘月儿还在衙门飘荡。

他背脊一阵发凉,丢下圣旨,不及寒暄,便逃离了民政衙门。

腊月二十日,九大兵团开始抽调兵力,过山海关,绕开山东全境,沿北直隶驿道迅速南下。

太初四年除夕,各部人马在河南信阳集结,稍事休整后,便沿长江南下,进入江汉平原。

大战在即。

乔一琦又开始忙碌,继续担任大齐第一监斩官。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一批反对南征的大齐官吏,连同参与叛乱的将官,以及被扣押多年的郑芝龙家族,上千人悉数在广积门前斩首。

浑河被血水染红。

监斩台上的乔一琦,在投掷斩首令牌时,脸上的神情开始渐渐麻木。

~~~~

大明弘光十八年(1642年)十二月初三日,弘光皇帝朱常灜在南京皇极殿召集他的群臣,商议对齐战事。

与通过这几年休养生息,南明朝廷鉴于近来北方发生的种种变化,尤其是徐州齐军的来降,南明君臣们意识到,他们北方的邻居,确实遇上了麻烦。

大明对暴齐,是战是和?是全面北伐还是见好就收?这便是今日朝堂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殷鉴不远,上一个主张北伐的刘宗周早化作枯骨,而对北伐最为执着的平虏将军吴三桂,也已尸骨无存。

所以,是战是和,群臣都不敢再轻易发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