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499章 刘招孙教子(2/3)

第499章 刘招孙教子(2/3)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敦敦教导下,诸如此类的“真理”,被牢牢镶刻在所有学生脑海深处。

训导官森悌得意洋洋道:“他们(学生)或许会忘记自己姓甚名谁,但绝不会忘了是谁将他们从饿殍中拯救出来,给了他们新生!”

刘招孙对这种狂热的造·神行动,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一切顺其自然。

孩童所需学费,由翰林院全部承担。

这样做可以将诠释知识的权力,从占人口不到百分之二的儒生士子手中夺回。

谁能掌握识字的百姓,谁就能掌握舆论,谁就能掌握历史。

孩童学成之后,可选择进入工坊当学徒,去军队到辅兵,去探险队探索远方。

~~~~太初三年四月,武定皇帝返回辽东前夕,他派勋贵成国公金大久,违命侯朱由校率洛阳官员和工匠,浩浩荡荡,从河南出发前往均州,支援均州新都建造。

四月初八日,太上皇率一众扈向离开河南,向辽东进发。

在营建都城期间,发生了两件灵异事情,准确说都是祥瑞。

当时,营造新京的木料,大都是在四川砍伐的,先在长江上放木排顺流而下,到了汉口这些木排要被截住,然后再顺着汉江运到武当山。

有一根木材很奇怪,到了汉口它不是像别的木头横着浮在水面上,而是直直的站在水面上。

金大久派人官员司马平到水下看,发现这个木材下面还有几尺高,没落到底,觉得很奇怪,就说是神把这个木料留下来,用于天心城的宫殿建筑。最后,均州军民用绳索把这个木料拴着,拖到了工地,作为皇极殿正梁,在后来的《京城瑞应图》里面,有很多船拉着木料从黄鹤楼经过的画面。

第二件祥瑞是这样的,当时工匠从各地到均州,走的多半是水路。

由于齐国开出的工钱很高,人们不惧南明皇帝三令五申不准与齐国交接,还是有人源源不断赶往均州投靠。

湖南湘潭有个百姓名叫刘忠,他带了几只船从湘潭那一带出发,行至光化县,快接近均州时,一个叫羊皮滩的地方,遇到大风暴雨,船就停靠在岸边,突然看到上游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游下来,他们就用长竹竿把它拨到岸边。一看,是直径两米多的一个大钟,他们都怀疑这是皇宫大钟,就把它献给成国公。

金大久喜出望外,以为祥瑞,把这个钟供在刚刚建起的钟楼里面,并八百里加急将此事禀告太上皇。

此即为祥瑞“水涌洪钟”。

正在返回辽东路上的太上皇,闻听此事,没有表现出一丝欣喜,冷冷道:

“告诉成国公,以后不要再胡乱进献祥瑞,朕派他去均州,是让他好好督工的,不是让他天天整这些花活儿!说再敢教大舅哥这些旁门左道,朕就杀谁!”

~~~~~

一路无话。

经过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后,四月底,太上皇的行鸾逼近山海关,第十兵团主官郑一石早早得到消息,出山海关十里迎候御驾。

刘招孙对山海关防务颇为重视,此地为连接关内关外的要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历史上李自成最终失败,便和这山海关撇不清关系。

“末将谨遵圣上教诲,一面加强第十兵团训练,一面敦促农会、商会,敦促农户屯田,去年一年,辽西新开荒田地三万亩,可养活······”

郑一石穿着身精良甲胄,黑色的披风遮住了他渐渐隆起的小腹,他带着两名亲兵在前面走,武定皇帝跟着他登上山海关城墙,林宇吴霄李自成三人紧随其后,充满警惕望向四周。

刘招孙认真听完郑一石禀告,又在这位老部下的带领下视察了关内商铺,对郑一石这段时日的表现颇为满意。

五月初,返回辽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