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尤里的。>
有丽莎写给她的男友和母亲的,更有安德烈写给索尼娅的。>
这里面还有弗拉达写给她的消防员儿子的,更有伊戈尔以及运输员谢尔盖写给家人的。>
那些简陋的信纸和质朴的文字里,有思念,有倾慕,有留恋,也有短暂的无助和火热的坚定。>
当所有人看完了最后一封信,他们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名叫瓦西里的小家伙偷看了所有人的信件。>
这个小小的“恶作剧”也难得让这迟滞了七八十年的悲痛变得鲜活了一些。>
其中一名眼眶通红的女性工作人员,也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带着宠溺的笑意说道,“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
“但他也保卫了列宁格勒”>
负责拍摄的摄像大哥忍不住说道,“我的祖父也参加了那场战斗,就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
“看来这里发生的一切不用我来讲述了”>
卫燃开口说道,“瓦西里才是最好的讲述者,我相信,你们也是。”>
“但列宁格勒已经不在了”所有人的心底都跟着冒出了同样的念头。>
“维克多先生,如果方便的话,这些胶卷密封筒就交给您来处理怎么样?”>
一位来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问道,“我听说您的冲印技术非常专业。”>
“如果博物馆信得过我的话,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卫燃用谦虚的态度接下了这份工作。>
接下来,工作人员继续迁殓那些民兵的尸骨,卫燃也再次坐在了那门残破的防空火炮边上,坐在镜头的前面,以一个华夏人的视角,分享着他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分享着他曾经在同一段历史中邂逅的另一批孩子们,以及同一时间,华夏在反法吸丝战争中经受的苦难和做出的贡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幸,关于这些,他有足够多的实证——都在他的图书馆里高高的挂着,提醒着每一个抬头的人。>
时长一个上午的录制和挖掘工作结束,瓦西里等人的尸骨被重新装殓入棺,就在原址重新挖开了一排排的墓穴,重新进行了安葬。>
这一次,他们都有了棺椁,有了盖住棺椁的泥土和夹杂其间的,那些由瓦西里亲手捡拾的石块。>
当然,这一次,他们还多了一座墓碑。>
在那块大理石材质的墓碑上,刻下了一行表明他们身份的俄语:他们是列宁格勒生命线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用生命保卫了伟大的列宁格勒。>
当安葬仪式结束,卫燃暂时告别了博物馆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驾驶着那条渔船,带着达丽娅老师和众多姑娘们赶往了奥西诺维茨码头。>
“找到什么了?”穗穗第一个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
“找到了一个小家伙和他的邮筒”>
卫燃顿了顿,稍稍加大了嗓音,趁着赶路的这段时间,将那些三角信里记录的战斗和姑娘们复述了一番。>
当故事结束,渔船也停在了奥西诺维茨的码头,卫燃等人也在稍等了片刻之后,等来了搭乘另一条船赶回来的工作人员。>
再次暂时告别穗穗等人,卫燃跟着那些工作人员赶赴了博物馆,借用这里的暗房,将带回来的那些胶卷全都洗成了负片。>
这些胶卷比金属本子留给自己的那些更加的丰富,里面的人物也更多了一些,想必,这些都是在自己之前的那位记者留下的。>
在他的忙碌中,一张张黑白色的照片被冲印出来挂在晾晒绳上,那些保存完好的底片也被扫成了电子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