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江宁他最不愿意碰到的是谁呢?>
无疑就是赵安。>
赵安是荆王赵哲的儿子。>
赵哲在东京政变失败之后除了这个小儿子跟着王柱逃亡之外,剩下的人,全都死光了。>
而赵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张太尉带着数千麾下死守宫城,硬生生地挡住了赵哲部众的攻击,一直拖到了老张太尉归来。>
老张太尉归来之后迅速调集了上四军,使得赵哲的兵变彻底失败。>
如果不是老张小张两位太尉,说不定赵哲当初还真就成功了。>
小张太尉过去一直不肯表态承认江宁新宋,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穿着草鞋,卷着裤腿,挽着袖子,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藤子的小皇帝看着叉手立在田边的甘泉,眼中闪过了一些难以言说的神色,脸色也是变幻了好几次。>
东京事变,荆王出事的那时候,他还是个二岁的小娃娃,自然是不懂事也不记事的。>
但当年的事情,萧诚也一点儿没有瞒他。>
你要说不怨不恨,那也不可能。>
但你要真说怨真说恨,又不知从何说起。>
从大道理上面讲,小张老张两位太尉还真是一点儿也没有做错。>
反而是自己的父王,当年的事情,的的确确就是造反。>
“你跟小张太尉说,当年的事情,朕一点儿也没有怪他,他们父子两人并没有做错!”小皇帝的语气有些萧瑟,“张老太尉殁于国事,小张太尉又在秦岭之中坚持了这么些年,他们都是忠臣,能臣,接下来朕希望小张太尉能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首辅的好帮手,让咱们大宋能在与辽国的对峙之中获得胜利。”>
“末将一定将官家的话转述给太尉!”甘泉恭声道。>
“你来司农寺干什么?”>
“小张太尉希望我能带一些好种子回去。”甘泉道:“如今我们驻军于京兆府,小张太尉希望我们不但能自济自足,也能让京兆府的百姓们能吃得饱,穿得暖。”>
“有这个心思就是极好的。”小皇帝道:“稻、麦的种子多得是,吴博士,便是这红薯的苗子,也可以让他带回去一些。今年春耕已过,稻麦已经过了季节,但这红薯却还能栽种,几个月后,总也有些收成,到了明年,他们便也可以大规模地种植了。”>
被称作吴博士的老汉连声应是。>
再瞅了甘泉一眼,小皇帝却是拿着手里的青藤子,径自离去了。>
“甘将军,种子什么的,其实司农司早就接到了首辅那边的通知,已经准备好了,你们走的时候,自然会送到驿馆去!”吴博士道。>
“实在是不知道官家今日在这里!外头也没人知会一声!”甘泉小声解释道。>
“这倒没什么,咱们官家不喜欢大张旗鼓,不过你倒是也没有白来这一趟,这红薯啊,是我们今年刚刚培植出来的新作物,是首辅心心念念了好久才弄到的。你不知道,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整整一个船队啊,最后就回来了三条船!”吴博士道。>
“就是这吗?”甘泉指着脚下郁郁葱葱的绿植。>
“正是啊!”吴博士蹲了下来,手轻轻地抚过这些绿色的植株,就像是在抚摸他热恋中的情人。“这东西,浑身是宝啊。茎叶都能吃呢!而且是插栽的,你知道吗,将这些藤子剪成一截一截的,插到土里,它自己便能生根发芽了。刚刚官家带走的那一小捆,便能栽一亩地。”>
“他能结出个啥来?”>
“说出来吓死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