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要不是萧定对于辽国没有停歇的骚扰,他在河北路上不会这么轻松。>
而辽国这一次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要联合大宋剿灭了萧定,只能说萧定已经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毫无疑问的,萧定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大于他们在宋国边疆之上获得的利益。>
所以,才会有撤回拒马河北岸以换取与宋国结盟的机会。>
相比起萧定,辽人自然是更为凶猛的敌人。>
联合萧定,共制辽人,才是一个更为靠谱的政策。>
马兴曾经与夏诫陈规深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给夏诫的信,如同石沉大海。>
陈规倒是回了信,但信中却是在劝说他,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说。>
于是乎马兴明白了。>
夏诫与陈规不是不知道与萧定联合的好处,而阻碍来自于今上。>
萧定已经不是一次打今上的脸了。>
他打了一次又一次。>
今上是绝对无法容忍萧定这样的一个人在他面前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的,萧定的存在,就是今上脸上一块巨大的疤痕,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辽人也是抓住了大宋官家的这个心思,然后再奉上了巨大的利益,以此,不但投官家所好,还堵上了天下臣民的嘴巴。>
即便耿直如马兴,此刻也不敢直接说让官家、让朝廷拒绝这项提议,因为这无疑便是告诉天下,我们放弃了拒马河南岸这数十万大宋子民。>
这会让马兴的名声立马在大宋变得臭不可闻。>
协议终归是成了。>
辽人也遵守承诺,开始撤离这些他们占领了数年的土地。>
但马兴万万没有想到,辽人在撤离的时候,居然将土地上的所有百姓,也统统强制撤离了。>
当然是强制,没有人会愿意背井离乡。>
他冒着这样的大雨赶往霸州,就是要去找负责这次撤离的辽国大臣卢本安理论。>
他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早到一刻,说不定便能多留下一些百姓。>
天降暴雨,指不定也是上天垂怜吧,正如马云所说的那般,这样的大雨,拒马河必然暴涨,辽人组织渡河的行为,也必然会停下来。>
雨终于小了。>
路,也终于在众人的眼中展露了出来。>
虽然坑坑洼洼,但大家总算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快黑的时候,众人终于看到了霸州城。>
可是,那是霸州城吗?>
曾经的霸州是大宋抵御辽人的最为关键的雄城,高达三丈的城墙之上可以跑马,黄土夯墙,锥插不进,然后又在外面包上了青砖,条石,可以说,当年如果不是崔昂瞎搞,辽人怎么可能拿下这样的雄城。>
但现在,雄城不在。>
是真正的字面意思上的不在了。>
看不见一块的青砖,也看不见那些每一块都重达数百斤的打磨好的条石。>
黄土夯实的城墙坑坑洼洼,带着明显的人为破坏的痕迹,而在这样的大雨冲击之下,黄色的泥水在墙上剐出深深的缝隙。>
左右看去,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垮塌的现象。>
霸州,早就毁掉了。>
所有的人,都呆呆地看着不远处的霸州。>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成这个样子的,这是长久持续的破坏。>
“辽人为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