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夏是被闹钟叫醒的。>
他醒来时,就像一直没睡着的人一样,灵活地关掉闹钟,毫无睡意。>
旧时光最大的好处是让他经历了两段人生,同时不影响休息。>
韦夏一看时间,早上七点。>
他顾不上洗漱什么,打开桌上的笔记本,通过谷歌搜索年10月30日波士顿凯尔特人对阵圣路易斯老鹰)>
他先是找到了当年的战报,看见了详细的数据统计。>
他在战报中看到了如是的字句“‘洪多’约翰·哈夫利切克在此战中发挥神勇,并完成了一记让亲历者时隔多年后仍然赞叹不已的扣篮”。>
接着,他看见了记者写的回忆录。>
文章发表于2002年。>
“回首40年前:‘洪多在圣路易斯缔造的伟大’!”>
作者是那场比赛的亲历者,当时他只有10岁,对比赛的气氛进行了如实描述。>
“种族歧视的风潮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关于肤色的攻击性言语持续全场。”>
他甚至没有为自己开脱。>
“我看见大人都在说着那些伤人的话语,自己也跟着叫喊了起来。”>
他知道他们那么做最终导致了老鹰队的悲剧。>
“现在的人并不知道当年的凯尔特人为何而战,冠军只是他们成功路上的一部分,任何关于种族与肤色的攻击,都会使他们更加坚韧。”>
然后便是全文的核心,哈夫利切克的表现。>
“‘洪多’采取了接近现代篮球的进攻方式,连续通过挡拆得分,并在场上的冲突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对着老鹰队历史最佳球员鲍勃·佩蒂特完成了一记令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扣篮!”>
“他比阿伦·艾弗森提前40年做出了‘聆听’手势,他作为一个白人,在充满仇恨的威胁下,坚定地站在黑人队友身边,他在比赛结束后怒斥那些发表歧视言论的白人为‘白鬼’,并从没后悔自己说了这些话。如果你要问我凯尔特人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功,我可能无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你。但我可以肯定,相互依靠,相互信赖,相互支持,为彼此而战,而不是为球迷而战,不是为自己的薪水而战,为生存和信仰而战,为兄弟友爱,为尊严,为骄傲而战,这才是‘波士顿的荣耀凯尔特人’!”>
这个亲历者以此为结束语:“令我遗憾的是,‘荣耀凯尔特人’在40年后的今天,已经随着那些人的离开而消失。”>
韦夏的内心激烈的跳动着,文章详实的描述,和对“荣耀凯尔特人”的总结,引起了他的共鸣。>
真是讽刺啊,他一个湖人球员,最不喜欢凯尔特人的球迷,竟然是凭借凯尔特人名宿的天赋得以在联盟立足,如今也为他们的故事所动容。>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的故事,对别人来说只是故事,而他虽然不能算是亲历者,但也算得上是一个见证者。>
他就在哈夫利切克的身上,见证了他们的故事。>
他昨晚所做的事情,等他醒来,已经是40年前的故事了。>
他的记忆还如此清晰,对着这篇文章,不知该如何表示。>
他只希望,他一时冲动所做的事情,没有让哈夫利切克陷入艰难的境地。他只希望事情没有因此变得更糟。>
文中说哈夫利切克从未后悔过,那么也许他没做错。>
也许吧。>
韦夏合上笔记本,看看时间,没想到20分钟过去了。>
他刚才看文章看得入迷,没注意到时间流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