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上写着詹事府左庶子等字样,立刻明白过来。
张煌言在写太子詹事府人员和护军卫将军人选。
他不敢打扰,起身走到窗边,静静得欣赏起窗外的景色,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面,天的尽头是一团火一样的红色,想来,大明的未来也该如此吧!
约莫过了半刻钟,朱慈煊听到张煌言收笔和吹墨汁的声音。他转过身,见张煌言已经起身,正向他走来。
张煌言的双手捧着一张三尺余长的帛布,步履坚定而缓慢,待行到朱慈煊十步处,躬身将手中捧着帛布高举过头,朗声道:
“殿下,这是微臣起草的太子詹事府和太子中护军、前护军人选,请殿下过目。”
好快的办事效率,我喜欢!
“有劳先生了,”朱慈煊投出赞许的目光,双手小心翼翼得接了过来。
张煌言非常贴心,他是倒着给朱慈煊的,不用朱慈煊改变帛布的方向,可以直接赏阅。
朱慈煊又投了一眼赞许的目光,深吸了口气,收回了目光,将之落在帛布的墨水上。
大明太子詹事府官员名单
詹事一人,张煌言;
少詹事两人,沐忠显,暂缺一人;
府丞两人,陈永华,吕留良;
当朱慈煊看到陈永华和吕留良担任詹事府府丞时候,暗暗点了点头。
陈永华和吕留良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加以培养,数年后皆可入内阁中枢。但他们的资历尚浅,需要多加历练。詹事府府丞虽不过六品官职,但经办詹事府六部之事,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朱慈煊笑了笑,继续看下去。
主薄厅主薄一人,沐忠亮;
左春坊大学士,木靖;
右春坊大学士,顾炎武。
当他见到顾炎武的任职,倍感欣慰。
顾炎武的职务不好安排;他是自己的弟子,职位安排低了,以后谁还愿意跟自己混?若是将他安置在高位要职,又担心他的夸夸其谈和直言不讳会坏了大事。
右春坊大学士虽然只是五品官职,但足以彰显太子近臣的身份;大学士的身份也与他大儒的身份吻合。顾炎武若是知晓,应当满意。
只是,这家伙是李定国的超级粉丝,未必肯追随自己,还是问清楚为好,免得其中发生误会。
“先生,顾先生昔日拜慈煊为师,只想回到西南,辅佐晋王老师处理军务;先生的安排只怕不妥。”朱慈煊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张煌言。
“殿下请放心,顾先生期初纵有这念头,但自跟随殿下以后便只想辅佐殿下一人。”张煌言捻了捻长须,呵呵笑道。
朱慈煊点了点头,不再纠结于此,继续往下看,见后面一排詹事府官职录事、左庶子、左谕德….等一系列官职后面全部写着暂缺,不由皱起了眉头,叹气道:
“看来,原来詹事府需要这么多官员,看来我们还缺不少人才。”
“宁缺毋滥,”张煌言镇定自若道:“待平定安南,殿下振臂一呼,自然会有数不尽的人才投奔到殿下左右。”
“先生说的是,有伯乐在,何愁没有千里马,”朱慈煊傲气上涌,自信得笑了笑,往下看中护军和前护军的任职名单。
太子中护军将军:马宝;
太子中护军中卫军将军:吴三省;副将军江南
太子中护军北卫军将军:王辅臣;
太子中护军西卫军将军:沐忠显;
太子中护军东卫军将军:胡一清;
太子中护军南卫军将军:姚启圣;
两年前,太子中护军成立,因为兵少将寡,东卫军和南卫军并无合适人选,分别由马宝和吴三省兼任。
现在张煌言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