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临家村的村民固然目前分歧适做商人,但村里闲居的老人和女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做工”,然后找商人合作,也能赚一些零花钱。
“卖?溪丫头,你是说,要让阿奶做这种鞋子来卖?”叶氏认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临青溪。
“没错,阿奶!现在这种千层底的布鞋只有您和我会做,而且您纳的鞋底在我看来是最好的。昨天,我四师兄余为写信给我,来向我讨要他的结婚贺礼,信中还说他妻子已经怀孕了,让我给他的孩子送份大礼。我打算这礼物就送小孩一年四季的鞋子和衣服,然后卫玄哥在京城也有展子,我想和他一起在京城开家专卖孩子衣服和鞋子的店展,顺便也让四师兄快出身的孩子给我做做宣传。”临青溪这个想法是在昨天接到余为和卫玄的来信时产生的。
她之所以这样想,一是由于她想叶氏以后有点事情做,这样就不会太挂念临青飞和临青禾出海的事情;二是余为成婚的时候她还在往吴国的路上,作为师妹她还没有任何表现,这次她真的打算送余为和童宁馨一份大礼;三是卫玄来信说,想和她一起在京城开家展子,最近他缺钱用,而她也感到欠卫玄很大的人情,固然不能一下子还完,但至少让她心里好过一点儿。
“溪丫头,你不是说不做商人吗?”临青溪连酱菜展子都转给了别人,怎么又想着卖鞋赚钱呢?叶氏心里怀疑更多了。
“阿奶,我不是做商人,而是做工人。咱们只负责给卫玄哥供给千层底布鞋和小孩子的衣服,而且这做鞋子和做衣服的布料都让他来买,这样咱们只能算是他展子里的工人,他给咱们工钱就可以了。”临青溪早就想好了,在她还没有为商人正名之前,她先以“农”和“工”的身份赚钱,然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她必定会努力进步商人在楚国的地位。
“溪丫头,这千层底的布鞋倒是可以做,可这小孩子的衣服京城的衣展和布庄,无论是样式还是绣工都比咱们这些乡下要好,估计是不行吧!”叶氏也是很有头脑的,经过临青溪的开导,她感到不“做商”改“做工”也是挺好的。
自从临家村的人不再做豆腐而是又改回种地,村里人的日子又变得清苦起来,虽说家家由于做豆腐都有了点积蓄,但每家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很多,用钱的处所更是多。
再说,谁家还没有几个穷亲戚,尤其是在这样的年月里,蓝本就是节俭惯了的村民,现在更是省着花。
大棚种菜是能多赚几个钱,可是也只有在冬季的时候卖给那些酒楼和大户人家才有钱赚,而且临家村这还是第一年种大棚蔬菜。
叶氏听穆氏说,村里已经有些男人决定春耕之后就往镇上做工,想多赚几个钱。
“阿奶,现在村里女人的绣工不比别人差,这几年,文嫂子、李嫂子她们都随着大嫂、二嫂学刺绣,就是小玉姐、翠花姐和小桃她们这些女孩子的绣工也是极好的,您别忘了,她们可都是我教出来的,我的绣工您是见过的,就是大嫂和二嫂,您也是夸奖过的,咱们临家村女人会的刺绣针法,别的处所是没有的,京城里的人也没见过,到时候必定会卖上好价格。”临青溪对于临家村女人的刺绣功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现在临家村的女人都学得掩护临氏一族的利益,她们在老临家学会的针法从来没教给过别人,如今镇上的绣坊可是最爱好卖临家村女人绣出来的绣品,价格也是最高的。
叶氏想想临青溪说的也对,这村里女娃各个心灵手巧,就是秦氏这些小媳妇们这两年绣技也是突飞猛进,看来临青溪所说的方法是可行的。
“溪丫头,这展子在京城真得能开,也能赚钱吗?”叶氏已经开端松动了,村里像她这个年纪的阿奶也不少,虽说儿孙们孝敬不让她们下地干活,只是干一些累不着的家务活,但她们也闲不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