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等回礼。她甚至从顾春连那边得到了一个消息:她那位曾经的大伯母李氏正在散播关于她的不利流言呢。
顾春连回到源西村的生活过的还不错,她住在顾敏敏他们家原本的屋子里,亮堂不说,家具什么的都是好的,吃穿也不愁。附近的人家见顾敏敏每个月都有让人给她送一两的生活费和一些精米,周围人也就捧着她说话。回家后,她也不头痛了,更没有什么闹鬼事情发生,精神气还足,她因此更加坚定了住在源西村的想法。李氏偶尔挑拨离间,想让她回来住给顾敏敏一家添堵,顾春连反而认为大媳妇这是想要害死她。因此和李氏的矛盾更深。在得知了顾敏敏送给四儿子他们家那些好东西后,向来疼爱小儿子的她更是认为小儿子和三儿子一家都是好的,就是老大不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给顾敏敏透露了这样的情报。
顾敏敏其实对这件事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她手头事情多着呢。
仔细计算时间,她从江平回来也经过了五个月,五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她之前种下的土豆和玉米收成了第一批,仙人草也割了一批,并且晒好,就准备到时候制作成仙草粉。在土豆和玉米的产量出来后,顾三福直接兴奋了。他原本是看在女儿的份上才认真照看土豆和玉米的,却没有料到给了他这样的惊喜,即使是普通的田地,玉米平均亩产600斤,土豆的亩产直接上两千斤,虽然比不过红薯。但是无论是土豆还是玉米都适合在天气不热的地方种植。顾三福找来的那几个农民都是有点能力的,甚至推测出土豆天气热了,反而不长块的结论。
喜得顾三福好几天都没回家。他为了照看这些作物,直接住在了庄子里。反正庄子那边并不缺屋子住。
当确定的产量出来后,顾敏敏将这些写上了折子,还将一部分收获下来的土豆、玉米连同折子一同送到江平。
她在这边等着雁王萧瑜深的反应,顺便发展自己的如饴坊。在这几个月中,她工坊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二十多倍,单单上个月制作的砂糖和冰糖的纯利润就达到了5000两。这五千两自然是按照股份分配下去的,一个月五千两,那么一年的利润都可以达到六万两,并且等工坊里的工人上手后,甚至还可以再增加产量。张秋红和王小玉在通过考核后,也进去里面工作了,工坊里15个账房,包括她们两个在内,仅有四个女的。现在谁都知道如饴坊赚钱,里面的账房,每个月至少有10两的月钱,还不包括奖金。没错,在工坊扩大到现在的规模时,顾敏敏也将每个月的奖金制度给执行下去,每个月排名前20的工人直接可以领取2两银子,最高的甚至有10两。普通工人暂且有这样的待遇,更何况是那些管事和账房?不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顾敏敏也不徇私,直接让他们参加统一考试。笔试加面试,两个一起来。让她感到骄傲的是,无论是王小玉和张秋红都是通过自己的水平进去的。每个人答卷上的名字都是密封的,很公平,因此即使是上不去的人最多说几句自己运气不好,没发挥出水平。
当工坊正式走上了它的发展轨道后,顾敏敏也就轻松了不少,总算在过年之前可以休息一下。
这一闲下来,她便得知了一个消息:普南城里如今正散播着一些关于他们家不好的话语呢。说他们家发达了后便不认亲人什么的,顾三福任凭自己的大哥日子过得苦哈哈,顾敏敏对自己的大伯一家也没有应该有的尊敬。即使顾大福家曾经做过不好的,但人家也是改了过来的。
顾敏敏一听这消息,直接笑了:跳梁小丑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啊。
她问秋菊:“是李氏他们放的?”她记得顾春连前段时间有让人跟她提过说李氏说她闲话的事情。但转念一想,不对,源西村谁不知道李氏他们家是如何的,不可能跟着传闲话,更不可能传到普南城内。看来有人在这里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