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就这样成了老公的“枪手”,替夫出征,代行国事。
这个娘们非同小可,巾帼不让须眉,仿佛就是为掌权而生的。她生性聪颖,又好读dian书,一dian就透,举一反三,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李治满意之余大感钦佩,颇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干脆将皇帝专用的朱笔交予武则天,自己乐得清闲,躲在深宫中与几个美女共同修身养性,捎带着治病。
武则天当仁不让,乘机“雌”起,大模大样地坐在御榻上日理万机,权势渐渐放大,石榴裙边聚满了蚊香逐臭之徒。
这样又过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武则天开头还是十分尊重老公的,事事请示,件件汇报。两口子将国事当成了家事,在炕头上夫唱妇随,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唐王朝渐入佳境。
然而,时间一长,武则天女强人的真实面目露了出来。权力如同情人,岂能与人分享!天无二主,两人间胜龌龊,武则天急于大权独揽,慢慢地不将老公放在眼里,事事独断专行,连个招呼也不打。李治欲有所作为,常常受到限制,心中窝了不少恶气,对这个河东狮子大起反感,极想轰轰烈烈的做一回打“狮”英雄。
麟德元年(664)十一月,有个道人经常出入皇宫,与武则天过从甚密,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宫中的太监向李治告发,说这个道人在宫中施展妖术,暗中捣鬼,诅咒皇上,想让皇上早死。
李治大怒:这还了得,搞到老子的头上来了!他怀疑武则天是幕后主使,便找来西台侍郎上官仪,密商对策。上官仪原来是废太子李忠身边的人,也是个敢作敢当的奇女子。言道:“皇后横行霸道,人神共愤。举国痛恨,请皇上废了她!”
李治在女人面前一向是英雄好汉。紧攥双拳,砸向案几,大声嚷道:“就这么办!”上官仪毫不怠慢,立刻起草了废黜皇后的诏书。
武则天早已在老公身边布下了耳目,得此消息,气势汹汹地闯了过来。她叉腰站立,上以眼下一眼地打量着李治。李治在这只下山母虎面前,英雄气短,手摇腿颤。语无伦次,根本不敢宣读面前拟好的诏书,结结巴巴地低声嘟囔:“我原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的主意。”
几天以后,上官仪和她的儿子一同被处死,与她有关系的右相刘祥道也被降职,一大批受到牵连的官员被流放。武则天的亲信死党们纷纷升官,弹冠相庆,后党势力遍布朝廷。
从此以后。李治每次上朝时,武则天就在他身后垂帘听政,事无大小,都有她决断。天下大权。悉归皇后,皇帝成了摆设。朝廷内外尊称他们两口子为“二圣”,实际只有一圣。就是武则天。李治之“治”,由“治国”之“治”。一变而为“治病”之“治”,李治真的是没治了。
这一场废黜皇后的闹剧。匆匆落幕。李治打虎不成,反被虎伤,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此人除了相思病、头晕病之外,还身染“妻管严”和“软骨病”。
李治生性软弱,其父李世民生前早已察觉,他曾对长孙无忌忧虑地说:“你劝我立李治为太子,但他过于懦弱,怕是守不住江山,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断,很是像我,我打算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
长孙无忌的私心杂念颇重,担心李恪立为太子后,自己丧失娘舅的地位,坚决表示反对,李世民方才作罢,李治保住了太子之位。此时尸骨未寒的长孙无忌,如果地下有知,定会捶胸顿足,寻死觅活。
自麟德元年(664)十二月拱手让出朝政大权,至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去世这十九年间,作为“儿皇帝”的李治,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心灵世界屡遭打击,身心交瘁,度日如年。
他的病情日渐严重,头疼欲裂,双目几乎失明,对于上朝“听”政、接见外宾、祭祀天地祖宗的繁文缛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