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竞技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开启贞观】(2/4)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开启贞观】(2/4)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比你做的好。

每一个儿子,最初的梦想,都是超越自己的父亲,也许是被“压迫”久了,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像反抗。当时李渊还活着,李世民明显是挑衅的行为,让你当初不立我当太子,看我现在做的多好,要是李建成当皇帝能有我做的好吗?李渊只能说,嗯,你做的好,建成做的不会比你做的更好。

这句话,还有个隐含的意思,建成做的不一定就比你做的差。虽然李渊在心里面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李世民善于纳谏,爱护百姓,慧眼识才,任用贤才,这些李建成都比不上,但是李渊不愿意说,也不能说,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丰富的人生经验早已让他明白“水满则溢”的道理,他不想让他儿子,能善始,而不善终。

李世民即位之初就提拔了一些他认为的治世之能臣,这些人虽然很多的都是他秦王府的部属,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但是把他们提升到宰相的位置,看重的则不是他们的功劳,而是他们的才能,这些人中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为首,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都很大。其中魏征是个特例,他原是李建成东宫的人(太子洗马)。

因为有治国的才能和善于进谏,被李世民重用,令魏征没有想到,当他决定效忠李世民的那一刻,中国历史上的君臣佳话,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在之后十几年内达到了顶峰,万世传颂。魏征以后会成为我们叙述的主角,这里就不多写了。

常想圣明君主的时代总能造就一大批流芳百世的贤臣,和名垂千古的名将,因为这是君主能够发现人才,并任用人才的缘故,以前看到古代的诗人,写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还不理解,现在我懂了,男人有才华。不被重视和任用,就像女人有孩子生不出来是一样。都很难受,很郁闷。

而且往往是男人更加难受,更加郁闷,女人的痛苦是在身体上,男人的苦痛却在心中。李世民和他的大臣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什么最重要?

回答:吃饭。吃饭就要种地,要是不种地就没饭吃,所以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就得让老百姓有地种,于是李世民开是重新调整均田制,没有地的给分地,地少人多的地方(狭乡),人们的土地分的不足额,政府命令,可以自由迁徙到地多人少的地方(宽乡),这样就解决了土地分配问题。有了土地,只要农民按时按点,辛勤的耕作。就能有饭吃。

突然有一天,李世民要修宫殿,正好赶上农忙季节。大臣们上书,要是现在修宫殿,不利于百姓们种田,可能影响收成,于是李世民下令,宫殿不修了,等到冬天修,让百姓们安心的种地吧。

第二天,又有人上书。说,陛下。现在国家不富裕,老百姓们也没钱。修宫殿要花很多的钱,李世民一听,就明白了,立刻表态,好,我不修了,冬天也不修了,等过几年国家有钱了再说。

李世民玩心大起,想去打猎,魏征进谏说,陛下,现在庄稼马上就要收割了,要是被您的马蹄一踩,那家百姓今年还有吃的吗?

李世民听魏征说的有道理,我不去打猎了,改冬天去,你回去吧,对了,回来,为了鼓励大臣们勇于进谏,我赏你点东西吧,捧着东西,魏征回家了,大臣们一听进谏还有好处,上班也不干事,一窝蜂的挑李世民的毛病,侍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旁边的人告诉他,你晚了,尚书已经去了,不久,看见尚书捧着黄金出来,侍郎这个郁闷。贞观年间有记载的打猎都是在冬季,农闲时节。

李世民秉持着静以养民的原则,什么事首先都考虑老百姓,突厥这个邻居,武德年间总来挑事,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突厥可汗又带着人来想乘机捞点好处,李世民这个来气,想和突厥开战,转念一想,国家现在也不强大,打仗就得征调农民,农民不能种地,就没有吃的,国家也没有钱救济他们,所以,不能打,过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唐朝那些事儿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