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密打败。于是翟让等人推李密为盟主,尊为魏公,设立文武百官,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单雄信当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当右武侯大将军。
最后的晚餐李密修筑洛口仓城池,城墙周围四十里,当作“行军元帅府”所在地,黄河以南郡县大多归附李密。李密几次攻打东都洛阳都没有成功,此时他的部将柴孝和建议他进攻关中,这也正是李密给杨玄感所上的三个计策的中策。
但是李密没有同意,他认为自己的士卒多是河南河北的人士,目前没有攻下洛阳,他们是不会愿意跟随自己进关的,即使勉强跟着去了,只要自己有一次失败,大军便会土崩瓦解,而且中原人心不稳,只有自己能够震得住,自己一旦离开,中原便会重新进入混乱的局面。
现在的李密犯了和当初杨玄感一样的错误,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两袖清风,李密能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去考虑事情,现在的他正向天下第一诸侯的路迈进,他认为自己是天下间的第一号人物,于是他的脑袋开始糊涂,常常对当前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时面对正确的建议,也认为它是错的。李密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他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因为他害怕失败,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努力来的东西,在自己某一天醒了的时候全部离自己而去。
孔子说:勇者不惧!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达到什么都不惧怕的境界,很显然李密不是。在乎的太多,反而牵绊了自己。李密没有进攻关中,让老天很失望,他决定再找一个人完成进入关中的愿望,来代替李密。
这个人是李渊。就在这一年,李渊攻入关中。在老天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就注定李密已经被上天抛弃。尝到权利和胜利的果实,李密很兴奋。幸福来的太突然,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这些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这些年的不容易终于有了回报,他很庆幸当初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
坚持让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功。看到李密耀武扬威的样子。翟让倒没什么,毕竟自己的智商和能力都不如李密,自己能当个千年老二,已经很满足了,翟让是这么想的,可他的哥哥翟宽不是这样想。他认为这个老大的位置就应该是翟让的,退一步讲,就算翟让不当老大,还有我在这站着呢,也轮不到他李密。
越想翟宽的心就越不平衡。凭什么把自己的大好江山让给一个外人,翟宽很不理解翟让的行为,在心里,他认为翟让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正好有一个叫王儒信的部将畏惧李密的威望,和翟宽两个人不谋而合,因为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他们都希望翟让能够干掉李密。然后自己当老大。
于是二人就去劝说翟让,翟宽很实在的说:“你如果不当老大,我来当。也不能让他李密当。”翟让表示我再考虑考虑,说实在的在他心里也很不舒服,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自己的能力没有李密强,自己的智商没有李密高,自己现在的威望也不如李密。不管怎么样,我不能背叛。我既然已经拥护了他,他就是老大。我就跟着他干,没有他我们瓦岗军不能壮大到现在的样子。
在心里。翟让对李密还是很服气的,我不能做不讲义气的事情。但是翟宽和王儒信劝翟让干掉李密的事情不知被谁泄露出去,被李密知道了。
李密第一个反应:吃惊,第二个反应: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有人说:当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想同时享有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
现在的李密已经不是那个简简单单、满腹理想、唉声叹气的书生,在乱世中经过无数次的洗礼,让他懂得了在乱世中生活的法则,要想活下去,对威胁自己的人就不能心慈手软。现在翟让对自己有威胁,李密决定对翟让采取行动,说干就干,绝不迟疑。
正好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