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夺鼎1617 > 第四百九十一章 九州离乱李继朱?(三)(3/4)

第四百九十一章 九州离乱李继朱?(三)(3/4)

上一页夺鼎1617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玉部,取得驾驭之权,然后促之西入湖广。

但是,这三万精兵也只能在吴三桂身上打主意了。他现在麾下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兵马据东厂奏报不下五万精锐之多!

“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们)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这是崇祯给内阁大臣们下的旨意。但是,在大佬们聪明的脑袋当中稍稍一分析,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虽然皇帝只要吴三桂率领三万人马南下湖广救急,可是,吴三桂部入关,无异是放弃宁远,使山海关外的土地、汉民落入辽东反贼手里。皇帝此举,无非是为了避免使自己承担“弃地”的恶名,让咱们出来主动替皇帝背黑锅。可是,且不说吴伯是否愿意从宁远老巢南下听吴甡的指挥去对付湖广流贼。若是吴伯这三万人马一撤走,辽东反贼们大举进攻怎么办?多尔衮为了缓解他自家伙里的矛盾,用胜利来压制两黄旗一派怎么办?

就剩下那些滥竽充数的明军,根本无法抵挡多尔衮手下贪婪如狼狠斗如羊的八旗军队的进攻。而且随着吴三桂主力的进关,势必出现人心不固,关外军民蜂拥入关避难的局面。

这些年老成精的大臣们深知朱由检的为人,唯恐招来杀身之祸,竭力避免自己承担险。首辅陈演首先打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号,坚决反对“弃地”。在回奏揭帖里,陈演等大臣先把朱由检恭维一番,说调吴部精兵入关“诚为灭寇胜着”,接着笔锋一转:“第关宁迫切神京,所系尤重。三桂兵所部历来为奴酋多尔衮所畏,不独宁远恃之,关门亦恃之。虽缓急未必能相救,而有精兵在彼,人心自壮。倘一旦调去,其余皆分守各城堡之兵,未必可用也。……万一差错,臣等之肉其足食乎?此真安危大机,臣等促膝密商,意旨如此,实未敢轻议也。……臣等迂愚无当。诚不敢以封疆尝试,伏乞圣裁!”

一脚便将球踢回到了崇祯脚下!这样的个人技术足可以完爆当年杀进世界杯的国足了!

兵部尚书张缙彦乾脆把问题挑明,说:“三桂之调不调,视宁远之弃不弃,两言而决耳。”朱由检的算盘落了空,只好自己决策放弃宁远。他说。“收守关(指退守山海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表面看来,调吴三桂部入关的方针在腊月里总算确定了下来,实际上仍然在扯皮。

首辅陈演为了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再次召集大臣合议,意在分担责任。廷议通过后,他又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具揭以为外边督抚未必来,亦当佥同”,“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朱由检被弄得心烦意乱,只好下“圣谕一道,差官前去,及取回奏。”

这样反复协商,征求意见,其中的各种复杂利益矛盾。不亚于1948年的时候校是否将东北的几十万全数撤出到关内来。当然,结局是都清楚得很。五十万精锐,只有曾经血战诺曼底第一个杀上奥马哈海滩为盟军打开通道的五十二军逃了出来。

崇祯这里也是如此,各种的商议筹划,各种的奇谋妙计,只管拖了一个多月。直到李自成将左良玉打得抱头鼠窜,把孙传庭一口吞到肚子里。将德安承天荆州等处膏腴之地彻底变成了自家地盘,吴三桂的人马依旧原地未动。

崇祯无奈之下,也只得滥施名器,大封武将的爵位。先后诏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挂平贼将军印援剿总兵左良玉为宁南伯、凤庐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不久又补封刘泽清为平东伯;但是。对于李家父子却是没有一点的封赏抚慰之言。只是一个劲的催促李家父子火速押解钱粮进京以供开支。

没有钱粮供应开销,在朝臣们的昏招迭出之下,又得罪了李守汉这个金主。李守汉倒是还好说话,只是很客气的命人接管了上海等处海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夺鼎1617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