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我欲从圣 > 第八章 青城山(2/3)

第八章 青城山(2/3)

上一页我欲从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的身体,这些气流相互之间不会触碰,像有一股力量在阻隔着它们,而这些不规则气流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美感,江流儿深深沉浸在其中。

宋有道见江流儿突然笑出声,以为他被自己两人的天赋打击到神经错乱,正想出言安慰几句,却见他随即闭上双眼,仿佛失去了气息。

宋有道虽然玩世不恭,但四岁便已初识的他开智极早,自然不是蠢人,虽然他不清楚江流儿的状况,但明白现在绝不能轻易打扰他。

他挪动屁股到单身边,用眼神问道:“这是在初识?”

后者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但同样没有出声打扰。

如果江流儿此时睁开眼睛,两人便会看到他的瞳孔由黑转银,再转黑,不间断的变换着,最终银色暗淡,化为幽暗的黑色,不再跳动。

没有任何一本典籍描述的初识会出现这样异常的状况,只是身在其中的江流儿都不曾察觉,此事注定无人能知晓。

在黑色瞳孔不再变换后,脑海中的灰色气流消失,江流儿后知后觉地睁开眼,发现眼中的世界似乎有了一丝丝不同,却说不出哪不同。

经过江流儿的复述,两人一致确认他已入初识。宋有道啧啧称奇,如果论年龄,江流儿无疑要归到下下之资,但要说起修行时间,这家伙才知道境界如何划分便可以轻松初识,岂不是比本少爷这个天才还要天才?

就连单也不禁多看了两眼。唯有身在山中不识山的江流儿反而没有任何感触。



青城山与当今被尊称为道教圣地、历代天师居住的龙虎山齐名,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廊而得名,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说法。

传闻道教的创立者天师张凌曾来到青城山,见丹梯千级,曲径通幽,环境幽静,故结茅而居,留下“青城天下幽”的由衷赞叹。

此时一座供有道德天尊法相的道观中,一位中年道士端坐在殿中央。道士身穿黑色道袍,右手执拂尘,左手结道印,面容平静,两鬓已有白发,使得看着略显老态。

道士面前有个半人高的青铜炉,炉上画有符箓,内中火焰呈红紫两色,显然温度极高,在红紫火焰上缓缓漂浮三颗紫金丹药,丹香内敛,不出意外,这位盘膝坐在灼热气浪前仍能面不改色的中年道士是在炼制上乘丹药。

不知过了多久,丹香渐渐肆溢开来,已到丹药凝气成形的最后一步。

历代王朝帝王不论昏庸亦或英明,皆热衷于炼丹之道,即便是那位曾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逃不过此窠臼。

至如今,道教鼎盛,丹药盛行,许多都通过各种途径送去了达官显贵手中,更何况哪一国的皇亲国戚没有服用过各道教祖庭所炼制的丹药?

被誉为“天书”的道教典籍《参同契》有言: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金丹凝练最后时刻,也最重要,此时火候不可偏差一丝一毫,否则前功尽弃。中年道士显然深知此理,面容转为肃穆,心中默念: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二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

正是集大成丹术的《抱朴子》!

《抱朴子》中记载: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人绝之则死,上品之神药,其益人万倍于五谷。

凡是炼丹之人都以练出书中“上品神药”为修道目标。

随着默念进入尾声,心神尽在青铜炉的中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我欲从圣章节列表下一页